中汽创智倾转构型“江豚1号”飞行汽车验证机首飞成功
4 月 15 日,中汽创智飞行汽车项目迎来了具有里程碑意义的时刻 —— 其自主研发的倾转构型 “江豚 1 号” 飞行汽车验证机成功完成全模态首次公开飞行。这一成果标志着中汽创智在飞行汽车领域的技术突破迈出了关键一步,也为整个行业的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
当日,众多行业权威专家齐聚现场,共同见证这一历史性时刻。到场的不仅有一汽、东风、长安等股东方代表,还有南京市交通集团、领行科技等数十位行业权威专家。大家对 “江豚 1 号” 的成功首飞表示热烈祝贺,并对中汽创智在飞行汽车领域的探索和创新给予了高度评价。
“江豚 1 号” 首次亮相,便以其独特的 “模块化积木式” 技术架构吸引了众人的目光。依托中汽创智(CAIC)独创的积木式电子电气架构,验证机能够像拼装乐高积木一样,灵活组合动力、飞控、航电、能源等核心模块,实现跨平台、跨构型的快速适配。这种创新的架构设计,大大提高了研发效率,降低了研发成本,为飞行汽车的大规模量产奠定了坚实的技术经济性基础。同时,“江豚 1 号” 引入的 TSN 网络架构,将数据传输延迟降低至微秒级,确保了飞行控制指令的精准执行,为多系统协同提供了高效的 “高速通道”。
在飞行演示过程中,“江豚 1 号” 的 “飞行大脑” 成为全场焦点。其搭载的智能环境感知系统,融合了激光雷达、毫米波雷达与视觉传感器等先进设备,能够实时构建三维环境模型,实现对障碍物的厘米级定位与动态追踪。当验证机在预设航线上遭遇非合作飞行障碍物时,该系统能够迅速完成避障路径规划,并自动执行避让动作,全程无需人工干预。此外,飞控小脑通过 AI 算法实时优化飞行姿态,确保在不同气象条件下,机身都能保持稳定,充分展现了飞行汽车作为 “空中机器人” 的安全飞行和精准操控能力。
中汽创智此次首飞的另一大亮点,是其 “构建飞车朋友圈” 生态战略的落地实施。基于自主研发的 AI 工具链套件,中汽创智为开发者提供了从设计、仿真到测试的一站式工具包,大幅缩短了 1/3 的开发周期。同时,公司正联合高校及产业链伙伴,积极构建国内首个 eVTOL 运行数据库,该数据库涵盖飞行数据、空域信息、运维经验等全生命周期要素。这一开放生态的建立,打破了行业数据孤岛,使企业能够实时共享 “云端数据库”,加速技术迭代与数据标准制定,推动整个飞行汽车产业的协同创新发展。
中汽创智 CEO 谈民强在活动现场表示:“‘江豚 1 号’的成功首飞,不仅验证了飞行汽车从概念开发到工程化的可行性,更为公司 2026 年全尺寸样机的成功研制奠定了坚实的技术基础。下一步,公司将继续聚焦突破核心关键技术,与行业共同开发共性技术,服务和赋能相关客户,为低空经济的快速发展贡献力量。”
随着 “江豚 1 号” 的成功首飞,中汽创智在飞行汽车领域的商业化路径也逐渐清晰。未来,中汽创智将继续发挥其在技术研发、产业协同等方面的优势,推动飞行汽车技术的不断创新和进步,助力飞行汽车早日实现商业化应用,为人们的出行带来全新的体验。